遇见东师

2017.03.27
供稿单位
校友会、信息化办
文字
王彦文
摄影
李兰馨
指导教师
刘婷
编辑
张轩维
审核
徐红彦、吕春宇
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信息化办 美术学院

至境无讼 同享法益——记韦德网站优秀校友迟日大

点击次数:

“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1986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乔木在第一届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上写下了《律师颂》,三年后的1989年,一个名叫迟日大的年轻人叩开了韦德网站的校门,开始了政治教育学专业的学习。从仅有的一本《法学概论》开始,迟日大走上了自己对于“法”的思考与追求之路。2016年,就在胡乔木写下《律师颂》的整整三十年之后,迟日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吉林省走出去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历史在曾经的那个年轻人手中重新书写,但如今的迟日大骨子里却还是那个自己,不曾改变。

功诚

法学院离法院究竟有多远?

1993年7月,迟日大即将以专业第一的身份离开东北师大,他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了这样的梦想:“不远的一天,去斯德哥尔摩仲裁院,去看看那里的风景。”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代表着国际经济仲裁的最高水准,对那时的迟日大来说,那就是梦想在现实之中的具象。

“我现在还经常学习到半夜,不但学习法律专业知识,还学习古典文化,学习历史,什么都学习”,虽然如今功成名就,早已不再是求学之人,但他却依然谦逊执著,在迟日大看来,成功只代表过去,能力仅代表当下,只有持续的学习,才预示着未来。“只有有了理论,有了载体,才能在实践中完成转化”,时隔多年,迟日大仍然受惠于东师给予他的深厚理论基础以及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5年,迟日大进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这样的工作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一生的衣食无忧、受人尊重。但迟日大同样经历着成为社会人的困难,面对重重压力,他努力调整着自己的角色和心态,“应该有一个谦虚的态度,放弃在学校所谓的我是一个名牌院校的学生等等想法。进入社会后,你站在的是一个新的起点,你就是一个新人,你要虚心的向前辈请教,向同行学习。”

功成

2002年,为了圆自己的律师梦,迟日大离开了工作7年的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放下了“金饭碗”,轻装简行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那里正在举办两年一度的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彼时踌躇满志的他却马上发现,自己似乎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踏上全新的舞台,因为从全国、全球的视角去看,天已不再是那片天,但每一步的全力以赴和脚踏实地却从未在迟日大身上有所改变。

“所有的人生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准备的人就是你一定要在知识上有所储备,在智慧上有所建设,这样你走进社会,走进实践的大舞台时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才会判断,才会把握住。”

首位直接当选吉林省律师协会会长的执业律师、吉林省第一位中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省首届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从2003年在东北师大政法学院博士毕业至今,在离开东师校园的十多年间,迟日大已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转变成为国内顶尖律师事务所的核心、全国律师行业的领航者,而这还远不是迟日大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功承

贤者居上,能者居中,智者居侧,则事定矣。

自2003年合伙创办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如今的迟日大对“律师”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成为“贤者之侧”的“智者”,能够成为为客户、甚至为国家勤思良策、鼎力相助之人,而在这样的追求之外,他还有更大的梦想。

至境无讼,同享法益。

“法治建设是国之利器。”迟日大的心中对于“法”的信仰从未减退,但他却并非“法”的信徒,而是“法治信仰”的守夜人。“法律的存在,是因为社会存在着各种问题。真正的最高的境界是人人都能遵守规则,人人都有诚信之心,有商业道德的底线。如果完全达到了这个境界,那么法律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迟日大如今的梦想可能并不是简单的“去斯德哥尔摩仲裁院看看风景”,而是提升他人对法治价值的认识,从而对法律产生信仰,“我觉得作为一个法律人,除了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之外,还要有职业所要求的使命精神,即如何弘扬法治。”

这样的梦想,迟日大不仅希望实现,更期待着自己的这一信仰,或者说梦想的传承。

又一年夏天,又会有无数的年轻人像当年的迟日大一样,怀揣着梦想,走进东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