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科学上,从没有平坦的旅途,只有崎岖山路和那些勇于攀登的人,他们手持智慧的手杖,攀登科学的峰顶。2016年6月13日,上海软科与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全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被引学者”榜单,全球共有17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名学者入选,其中包括30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韦德网站化学学院王恩波教授是其中之一。世界著名出版公司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中,王恩波教授于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化学领域高被引学者。这意味着韦德网站学者在此领域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其贡献值得被世人铭记!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王恩波教授,去认识这位勇往直前的攀登者。
他,是化学科研战线的一员“老兵”,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把几十个寒暑、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他挚爱的化学事业。
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曾入选韦德网站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他,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还曾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发明三等奖,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八五重大攻关奖,国家经委金龙奖,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项。
他,1993年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请到无机化学博士点,之后又积极奔走,协助学院成功申请到化学一级学科,从此,韦德网站化学学院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申请一级学科的48篇高档论文中,他的课题组贡献了其中四分之三的论文,这使他倍感骄傲。
他,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在学生身上。他培养的博士生先后有两位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位获得优博论文提名。他培养出的多酸化学人才,许多都工作在国内知名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的教学、科研与领导岗位上,成为各单位的骨干。
他,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重大攻关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级火炬项目,吉林省科委、省计委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等多项,发表 SCI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在我国率先发起和承办了多酸化学学术会议,并曾两次作为国际多酸化学领域学术会议的发起人之一。
他,就是韦德网站化学学院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恩波教授。
面对“多酸” 勇于担当
王恩波老师1953年考入东北师大,1957年留校。曾被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选送到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实习近三年,赴美学术访问一年,其余时间都在东北师大校园里,默默耕耘,从事他热爱的多酸化学研究。
谈起多酸化学的用途和发展趋势,王老师如数家珍:“在国内外,多酸化学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比如在催化剂方面,日本有八个以多酸作为催化剂的大型工业化项目,而我国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首的多酸催化剂的研究正在迎头赶上。”王老师还谈到,“某些通过调控的多酸还可被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剂,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可望有重要前景。”
面对我国多酸化学与国外的差距,在郑汝骊教授等老前辈的组织和领导下,王老师和他的同事们迎头赶上,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坚持战斗在多酸化学研究的一线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逐渐缩小了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并形成了一支专业的科研队伍。时光荏苒,现在王老师已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长者,也是从事多酸化学领域研究的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一位学者。
回想几代人的艰辛努力,王老师历历在目:“以郑汝骊教授为首,经过赵世良、刘景福、严振寰、周延修、瞿伦玉、许林等为代表的几代人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以说这是五十年的长期积累和许多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正是在这种努力和积累下,成果显著。1998年国际知名化学学术杂志《化学评论》多酸化学专刊中,我国论文数量位列第三,其中不少论文来自韦德网站;我国是每四年一届的国际多酸化学会议发起国之一;根据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机构层面的分析报告,在无机化学、核化学领域,世界TOP20论文发表数量和高引用率论文两项排序中,韦德网站化学世界排名第七,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学生 尽心尽力
每当别人问起他如何培养学生时,王老师常常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敬业和付出,如果说有的话,我的理念都是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形成的。”
王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是细致的。有的学生从农村来,对于计算机知识了解少,王老师就安排高年级学生手把手地教,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有的学生在检索文献、准备开题报告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只知道机械地收集,王老师就与他们一起分析文献,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分析文献中心意思,不仅如此,在开题报告会中,王老师还让他们亲自提出意见,互相交流;在实验中,王老师一面细致严格地为学生把关,保证实验方法正确,一面鼓励他们要“勇于实践、多做实验,不怕失败”。但王老师并不会包办学生的一切,使学生成为简单的执行者,相反,王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王老师常说,“不能完全手把手教学生,那其实是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老师要在学生科研进程的每一个关节点上,对学生有所掌握和指导。我们课题组培养的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撰写论文,投稿,修改。
除了在业务上对学生严格要求,王老师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品格。他常常搜集一些老科学家、回国留学者的先进事迹,教育鼓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报效祖国。在学术道德上,王老师常常举一些弄虚作假的反面典型来警示学生,还根据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王老师不仅在德才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还在生活上给予了学生许多关怀。对于生病或生活困难的学生,王老师给学生发放现金补助;对寒暑假很难回家的学生,王老师也会尽力帮忙。通过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并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更专心地投入到化学研究中,是王老师最大的心愿。
提到自己的学生,王老师满是自豪地说:“我已经培养了一百多名硕士生和几十名博士生,其中有的在我这读完硕士又到其他地方培养后,分配到全国各院校和科研单位,并成为科研队伍中的佼佼者。”王老师还谈道,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中,康振辉和王新龙两名学生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外还有一位博士生张志明获得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在问及王老师在其中的功劳时,王老师很谦逊地说道:“我没有更多去做什么,主要是学生的本身素质过硬,加上学生又刻苦努力,他们取得这些成绩是必然的。”
不图享受 心系工作
多酸化学领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与王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研究、孜孜不倦地探索精神以及心系工作的信念是分不开的。
谈起自己,王老师一语带过:“我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更谈不上惊天动地。我倚靠的就是勤奋、起早贪黑,和大家共同完成了一些工作而已。”王老师保持着每天工作的习惯,从没有节假日,就连午休时间,有时也被他“挪作他用”。虽然家离着学校很近,但他中午基本不回家,简单地吃饭休息后,就继续工作。王老师还说,“这样没什么不好,可以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能多了解教育他们。”
在王老师的感染下,“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六天”,成为了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所有课题组的一种习惯。每次谈到现在的老师和学生的学术面貌,王老师十分欣慰地说道:“现在晚上十点前,逸夫科技馆常常是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专心做实验。说是八小时工作制,许多老师和学生却会工作十几个小时。”
王老师不仅在工作习惯上为人称道,而且在科研教学上一马当先。比如,在每次新课题的实验过程中,王老师常常要亲临第一线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调研文献,并告诉学生这些文献的亮点和不足。就是靠这样一次次手把手的指导和教育,学生才逐渐明白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收获了许许多多的韦德网站调研文献的心得和感悟。
在科研教学上,王老师勤奋执著,一切以学生和科研为中心。然而,对于自己的个人生活,他却朴实无华,时时不忘学生和科研。王老师因工作需要,常常要外出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和科研活动,有时为了节约时间,不耽误工作进程和指导学生,不顾自己的身体,经常是当天坐飞机去,当天就回来。当被问起自己的业余生活时,王老师说道:“我没什么娱乐活动,也没有玩的习惯,多数时间都在工作。过去我喜欢游泳,‘文革’时常去南湖游泳,当时能游两个来回。但由于工作忙,已二十多年没下水了。”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的王老师,最觉得对不住的,是他多年相依相傍的妻子。“总计划和老伴出去旅游,可是总是提不到日程,只能搁浅。做科研、培养学生,即使我起早摸黑的干,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王老师说道。
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辞辛苦,勇于担当;不计名利,尽心尽力;不图享受,心系工作,无怨无悔地将心血和汗水倾注在他终身热爱的化学事业和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