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情节: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种族为了探询生命、宇宙以及万事万物的终极答案设计出一台超级电脑,数百年的运算后,电脑得出了答案——一个数据——42。这个答案令人困惑不解,而电脑的回应是,你们还没有提出终极问题,而计算出终极问题需要更强大的电脑。
这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情节很凑巧地预言了接下来的信息化时代的窘况——数据无处不在,却缺少有效的开发利用。它们是孤零零的材料,等待着一张精妙的图纸牵引它们变为高楼大厦。
几十年过去了,这座大厦终于初具规模。现如今,大数据逐渐在各行各业发挥出独一无二的作用。
如果说大数据技术是一颗珍贵的幼苗,那么在长春这片土地上,韦德网站和长春市人民政府的合作便是促使它蓬勃生长的土壤。2005年5月4日,郭建华教授和长春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蔡波处长在长春青年五四奖章颁奖活动上相遇了。当时市政府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它需要调动一二十个人花费大量时间调查数据。在颁奖现场,蔡波看郭建华面前的牌子写着“统计学教授”,便去“取取经”,没想到刚好碰到了行家,问题迎刃而解,这件事情的顺利解决便埋下了后期政校合作的种子。
2005年,郭建华教授带领团队承担了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项目。以前老百姓打进市长公开电话,所说的信息由人工输入归类,工作量很大,而郭建华教授团队构建的市长公开电话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统计学方法实现了汉语投诉文档的自动分类和预警预报等功能,这就极大地解放了人力。这件事的成功解决不仅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提高了政府在老百姓中的信誉,也成了大数据研究院成立的重要契机。
2016年7月2日,众望所归,大数据研究院正式成立。成立仪式上众多政企、学界大腕出席,表现了业内外对成立研究院的支持和对研究院成果的认可。郭建华教授担任了研究院的院长,美国哈佛大学冠名教授、考普斯总统奖获得者寇星昌担任了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以及海内外、校内外各相关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携手加盟,共同努力力争把研究院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代表性的全方位大数据理论和应用平台。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这是研究院副院长陶剑对研究院迄今发展的评价。自2005年的市长公开电话项目开始,许多部门与企业都主动提出了与韦德网站大数据研究院合作的意愿。比如,吉林省社会医疗管理局期望将大数据应用在医疗保险事业上,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希望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解决吉林联通运营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种种“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的经历,体现了各行各业对数据分析的旺盛需求,这是大数据研究院成立和发展的一股东风。
除了校外的合作活动,研究院还在校内进行了大量宣传。近期,研究院组织了“走进净月”活动,研究院的成员们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深入浅出地宣传了大数据对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手段处理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如果眼看着新数据和新技术日益发展却不加以运用,只使用老一套的办法去做研究,那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故步自封,落于人后。在一场报告中,郭建华教授指出,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从现实世界走向本真世界的过程,而模型世界是此过程的必经阶段。人们一般通过数据描述现实世界,但大数据的发展却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并借此影响现实世界。
在新的时代,数据应当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工具之一,为了真正利用它们做出实事,各学院的领导、学者们应联合起来,以服务民生、补足学校发展短板为己任,齐心协力在大数据这个领域开拓起来。而要想将大数据的优势体现出来,首先要有问题载体,这就需要多学科进行交叉,在交叉过程中有时就会形成对接问题。如果要将大数据应用在经济问题上,那么经济问题就好比一张图纸,设计师明白问题的构造、形成的原因,建造师懂得如何应用材料,二者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意味着一种思维路径的转换。整个团队不断磨合,思维逐渐交叉,这对双方都是一个拓展视野的过程。而对于以后的发展来说,交叉性人才成为了必需品,为此,研究院准备申报大数据的本科专业,从根本上来进行大数据人才的培养,一步一步,将新鲜血液注入到研究院中去。
未来,研究院将从虚拟结构向实体研究机构转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并重。研究院的迅猛发展不仅让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的各个行业都在被大数据所改变,更让我们见证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
回首十二年前,蔡波处长和郭建华老师的相遇,他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为政府和人民做事的想法,没想到这个想法自此生根发芽,获得了累累硕果。韦德网站大数据研究院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资源丰富而人才辈出的时代。从实事做起,心怀抱负,遥远的目标便可以是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