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东师

2016.05.13
供稿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化办
文字
李朝霞
摄影
毛炜伟
指导教师
刘婷、张轩维
编辑
张轩维
审核
徐红彦
主办单位
党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信息化办 美术学院

路一直都在

点击次数:

“当时心情还是很激动,觉得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来自软件学院的ACM队员张利刚如是形容他们小组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预赛金牌时的感受。2016年5月15日,张利刚和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杨晟雨、李淼洋将在周治国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泰国参加全球总决赛,站上更广阔的舞台,展现自我。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是众多热爱计算机编程的同学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的顶级殿堂。经过国内赛、各大洲区域预赛的层层选拔,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优秀的大学生将在全球决赛中相互比拼、共同进步。从2007年开始,韦德网站每年都有代表队参加省赛或亚洲预赛。2013年,韦德网站参赛队就在俄罗斯承办的第37届世界总决赛中取得了并列第14名的傲人成绩。

向着目标坚定前进

“不惧艰辛,坚定地朝着目标走去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谈起今年获得亚洲区域预赛金牌的原因,ACM参赛队队长张利刚同学很谦虚。指导老师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周治国副教授说比赛采用机器批改并当场公布成绩,是对参赛者硬实力的严格考核。没有过硬的实力,是难以支撑起好的运气的。

两位研一在读,一位大四在读,小组里的三位成员从大一开始就坚定地为了这个目标努力着。“这四个暑假就没好好玩儿过”。研一的杨晟雨道出了ACM成员真实的训练状态。从进入ACM实验室起,成员们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训练技巧和提升能力上。连续几年暑假,他们都主动放弃了休息,留在学校里继续训练。熬夜学习新技能、参加同类个人赛积累经验、扬长补短提升能力……在通往ACM全球赛的路上,有难题、有障碍、有心酸、有苦累,有人望而却步、有人选择中途退出,他们却一直在坚持、在努力。正如队长张利刚所说,是兴趣支撑着他们走下去。

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3个大脑、1台电脑、5个小时的协同作战……这场竞赛不仅仅是对专业水平的考察,更是对参赛选手团队协作能力和拼搏精神的考验。

比赛时不同颜色的气球代表不同题目,每解出一道题目便会派发相应颜色的气球,队员们会根据对手桌上所插气球的颜色来选择答题策略。有人上机尝试解题,有人在一旁思考剩余题目,好的策略在他们的比赛中至关重要。有的时候队员们会对同一道题目有不同的看法,大家表达出自己想法后经过讨论评估,选择最优解题方法,彼此信任、互相鼓励,这就是他们对团队协作精神的演绎。

比赛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输赢本身

刚进入大学,有的人可能给自己定下了准确的目标:考取研究生、竞选学生会主席、荣膺社团领袖……但也有不少人感到迷惘没有方向,团队成员李淼洋也曾有过困惑,但是当他遇见ACM竞赛,渐渐树立了明确的方向,他觉得:“自己可能在别的方面不如别人,但在这方面还是信心满满的”。对于自己坚持了四年的ACM竞赛,他认为,“一方面是自己想要的,一方面就是实现自我”。

为了参加夜晚的欧美赛,熬夜对ACM实验室的成员们而言已成了常态。每天晚上成员们都要上“夜课”,“老师”就是有丰富ACM比赛经验的学长学姐们。近两年的默契配合与共同研讨,铸就了ACM团队的深厚友谊。由于李淼洋即将毕业,这次比赛很有可能是他们三个人共同组队参加的最后一场比赛了。但这不是ACM实验室的最后一次比赛,三位学长都在尽力去帮助和指导同样对ACM痴迷的学弟学妹,把他们坚持和奋进的精神传承下去,让这条路越走越远。

周老师告诉我们,每一位曾经参加过ACM竞赛的同学,都是各互联网公司争相签约的对象。大四在校生李淼洋已经和微软公司签约,令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羡慕不已。比赛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输赢本身,不仅是对成员们能力的证明,也培养了深厚的队友之情。和世界顶级高手切磋、站上更广阔的舞台实现自我……比赛进行到最后,输赢已不再重要。

放手去拼,不留遗憾

谈及赛前的心理,三位“久经沙场”的人都笑得淡然,“希望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不留遗憾就好”。身经百战,早已习惯了比赛,紧张也是枉然,还不如放手去战。

“不想给学生太多压力,放松地去享受比赛”。周治国老师对比赛同样充满期待和坦然。利用课余时间,周治国会和罗娜、殷明浩老师一起给ACM队员讲课、培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正是因为一路走来陪同他们一起成长,所以更加关心他们输赢以外的收获。不止是对他们三人,周老师希望每一个专业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通过专业的比赛,激发热情,实现自我,在追梦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